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已经披露过半,总体来看前三季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仅10个行业出现业绩同比正增长,食品饮料成为净利润同比增幅最为显著的行业,其中尤以白酒企业为最。
从已经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白酒企业来看,业绩一片飘红。一线白酒企业五粮液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6亿元,同比增长89.31%。二、三线白酒企业表现同样不俗:前三季度,泸州老窖净利润同比增长47%,同时预告全年利润同比增长50-60%,;山西汾酒净利润同比增长76%;酒鬼酒的总营收为17.48亿元,同比上涨124.81%;净利润达到4.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33.29%。
前瞻产业研究院白酒行业研究员马向远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白酒业发展行情一路上扬,各类型白酒尽显神通。今年以来,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高端白酒市场需求受打压,白酒企业纷纷加码中端产品,白酒行业有望出现结构性变化。
白酒飘香前程无忧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白酒消费量呈现稳步高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从2007年到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产量增长了1.08倍,年化增长率达到了18.66%。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为1025.8万千升,同比增长15.18%,2012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量达到559.60万千升,同比增长16.58%。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市场上的白酒以香型分类,目前浓香型白酒是市场上的主力产品,此外,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饮酒消费习惯的改变,清香型、兼香型和酱香型等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
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占70%左右,在华中一线及以东的广泛区域拥有广泛消费群基础,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产品。2005-2010年,我国浓香型白酒年均增速达到25.65%。2008年以后,销售规模增长速度接近30%,2010年销售规模达到1674.07亿元,同比增长30.33%。2011年,浓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达到1810.11亿元。
虽然浓香型白酒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但由于参与企业众多,竞争激烈,且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优势地位显著,再加上混乱的市场秩序及严重的制假造假现象,使得许多浓香型酒企发展并不顺畅。因此,发展新香型、多元化发展也成为许多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寻求转型的路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酱香白酒开始发力。酱香型白酒是纯粮酿造,比其他香型的白酒酒质更佳、保存年份更长。2007年以来,该类型白酒销售规模逐年增长,2010年销售规模达到8.72亿元。2011年,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达到9.43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0.71亿元。
酱香型白酒虽然在总体白酒市场的份额不高,仅为0.36%,但却实现了中国白酒15%以上的销量和30%以上的利润。未来10年,酱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将大大提升并有望达到30%左右。
目前以茅台为代表,包括郎酒、潭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知名白酒企业无不看好酱香型白酒,纷纷在这个品类上发力,投入巨资开发酱香型白酒。随着酱香型白酒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在不断扩大。
在消费者口味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香与味并重,香雅味柔,谐协爽净,诸味协调”的白酒酒体风格,在传统独立香型引导白酒市场消费很多年之后,各香型间通过酿造工艺或者酒体设计等工艺,使酒体在香和味上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和融合之“兼香”的多香型糅合所构成的复合口感就顺应而生。
2007年以来,兼香型白酒销售规模逐年增长,2010年销售规模达到333.70亿元;2011年,兼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达到360.82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27.12亿元。
兼香型白酒在整体市场中占到了13.78%市场份额。除了新郎酒、白云边外,其他的基本是在勾调中形成的兼香风格。此前整个白酒行业有几十家酒厂生产兼香白酒,但品牌知名度、市场覆盖面等大都局限于区域市场,在全国市场还没有形成气候。
与此同时,清香型白酒的市场增量也十分明显,清香类型白酒可以自由勾调、加冰加水加果汁的独有工艺特征是其他香型白酒所无法比拟的,其淡雅、柔和的口感也迎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2010年我国清香型白酒的销售规模达到292.77亿元;2011年,达到316.57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23.79亿元。
目前,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为12.09%,随着消费者的饮酒消费的改变,清香纯正、清雅协调、入口绵甜的清香类型白酒越发受到追捧,在加上其与国际流行的伏特加酒口味最为接近,更适合与国际消费接轨,也是未来真正能够走入国际市场的白酒酒种之一,前景被广为看好。
根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内白酒行业产量预计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达到43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均递增10%。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优化白酒产业布局。
加码中端白酒
目前,国内白酒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名酒企业,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酿造工艺中继承了传统的精髓,是白酒的文化象征,产品面向全国市场,主要满足消费者中高端需求,甚至作为品鉴、收藏之用;第二层次为区域性强势品牌,凭借地域优势占据区域白酒市场主流消费,成为当地的特产,深受当地政府、商务人士推崇;第三层次是面对城乡低端消费的大众白酒品牌,这些企业数以万计,分布广泛,为大众消费提供低价白酒。
2011年一线名酒继续拉高白酒价格天花板,作为酒类风向标的茅台,2011年年初一口气提价20%。截至2011年中,白酒企业高端品牌平均涨幅达到60%-80%。不仅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等一线名酒纷纷效仿,更有。郎洒、习酒、洋河、宋河、口子窖等二线名酒步步跟进,加速升级,为中高端白酒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白酒行业研究小组指出,今年以来,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高端白酒市场需求受打压,白酒企业纷纷加码中端产品。未来10年,白酒行业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由灯型向金字塔型转变,中高端白酒将是增速最快的子行业。
我国是酒的发源地,酒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传统的宴请文化使消费者对高端白酒的定位出现了变化,高端白酒不再仅仅是作为饭桌上的饮品,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促使了我国高端白酒品牌开始向奢侈品路线迈进。
此外,受到近年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为规避从价、从量复合计征的白酒消费税,各大白酒企业压缩、减产中低端白酒,增产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传统的一线名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3家公司占据着高端白酒市场主导地位,未来几年这一形式仍将延续。
工作、商务应酬是高档白酒消费的主要原因,占比达到60%以上。随着高端白酒市场需求受打压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中端白酒开始获得青睐,迅速发展。
二线酒企多为具有区域销售优势的地方性品牌,区域优势比较明显,这可以充分享受地方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益处,并可利用在根据地的优势逐步向外省市扩展。同时企业机制更加灵活,可以进行深度分销,摆脱对于经销商的依赖。相对于高端酒而言,地方性品牌出产的中端白酒不仅在当地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消费忠诚度,而且在政务消费的渗透力也较强,在多个地方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接待用酒的首选产品。随着中端白酒的市场容量的阔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大。
实际上,白酒巨头也加大了对旗下中端白酒的投入。五粮液重点开发中价位和中高价位酒“六和液”;茅台大力打造“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而泸州老窖“特曲”也集合了集团更多资源。巨头的加码,令中档白酒的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消费者对于品牌和品质要求的逐步升级,低端白酒整体的发展空间受到巨大的限制,无品牌、无品质的10元以下的中低端白酒无法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白酒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随着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消费理念将深入人心,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高端白酒区域化趋势明显,中端白酒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品牌化步伐逐渐加快;个性化、功能性产品需求加大,低度、优质的白酒产品将是未来消费的方向。
本文标签:白酒前程好
编辑: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