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旧有体制的没落和白酒产业的调整,中国白酒的格局被逐渐改写。但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贵酒”的核心代表——
董酒所象征的品质、风格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董酒改制的时间里,很多董酒迷不惜跋山涉水,亲赴遵义购买董酒。2007年,远在海峡对岸的60多岁台湾客人何建中,就专程携夫人来董酒公司买酒。董酒在老一辈人心目中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深入了解一杯董酒的背后,发现其镶嵌着的国密级的荣耀与老八大名酒的光辉却不是那么简单,愈深入探究愈发现其神秘的价值不可估量。
国密配方:千年传承方得百草神韵 “董酒无假酒”,这一酒业市场上公认的论断,来自于根本不能模仿——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配料的神奇。
从董酒现存工艺来看,董酒的配方形成历史久远,和中国的医药文化渊源很深。几百种草药加入曲中,非常讲究:在制造大曲和小曲的过程中,分别将100多种中草药磨成粉末,添加进曲中,共同参与发酵过程。这些曲中,有提香的,能增加酒体的香味;有滋补的,能使培养基更有营养,大大增加酒中的微生物种类;还有抑制杂菌繁殖的,都对酒体有利。
几百种中草药入曲后,既有中国传统的八大香料,又有若干种极其名贵的药材,成曲后又在酒中参加历练,谁能抵御这种香味?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董酒一经恢复生产,就始终占据了名酒的宝座。1963年,成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也使其牢牢占据了“其它香型”的宝座。一直到现在,所有的品酒大师的审评会议上,都不会少了董酒,因为它是无可替代的。
董酒之工艺:最复杂的白酒工艺艳压群雄 在中国的众多名酒中,董酒是以配方和工艺双双入选国家机密的。所以,酒江湖上一直有一句话,叫“不喝董酒不懂酒。”
在大批酒厂采取现代化方式逐渐抛弃传统制酒方式的时候,贵州省轻工业厅要求董酒不要放弃传统,因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珍贵的配方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富,于是董酒传承了传统,即使在粮食短缺的60年代初期,董酒也没有走上勾兑酒那条畸形的道路,而是一直默默维持着自己传统的手艺。
不仅配方坚持,制造工艺上的“两大两小,双醅串香”也形成了独到之处。不过,虽然说起来简单,可是仿造者甚多,却无法进入真正的“国密”境界。
要弄懂董酒,靠目前的科学仪器,还是不太可能,现代科学也许能分析出来酒的基本的成分,可是还有大量检测不出的微量元素和各种成分。董酒那些独到复杂的特点,只有靠“天人合一”一句话来解释。
董酒之品质:白酒养生的超然境界 董酒有三独特:工艺,配方和香气。但是,这几种独特,都是为了造就董酒的品质。
《本草纲目》中写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论述,而白酒泰斗,已经100多岁的秦含章认为:酒与医同源,故酒乃百药之长,酒本身就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可是,在当代白酒行业,奉行百草入单传统方式酿造的唯有董酒。传承有谱系的董酒继承了中国白酒的养生真谛,使这种珍贵的酒类具备了独特的保健功效。现代科技也在证明这一点,董酒中含有52种萜烯类物质,这种物质具备抗癌症、抗病毒和抗炎症的功能,以往只在葡萄酒和苹果酒中发现过,在白酒中很少检测到。
董酒之丰富:时间历练出来的白酒 好酒不怕储存,好酒需要储存。
因为特殊的工艺和配方,多年沉淀的董酒,其内在的芳香物质减少得不多,总酯含量还会增加,芳香特征保持很好;而且,酒精度下降也很少。经过十年存放,酒精度甚至也只下降了0.8度,这样一来,保证了董酒经过存放,风味依然不变的特点。
时间给董酒增添了陈香和入口的醇厚度,经过储存的普通董酒,这两年在市场上也是抢手货。
尽管“酒要陈的香”这句俗语非常流行,可是许多生产工艺简单的酒类实际上并不值得储存,因为越陈放其损耗的物质越多,香味越淡,只有像董酒这样工艺复杂、内蕴深厚的酒类,才值得陈放。
一瓶已经出售的包装完好的1970年代的董酒,售价100余万;而在基酒仓库中,更有一个神奇的陶酒坛,这坛1982年生产出来的董酒,在拍卖会上售价600多万元,神秘的买家不知道是何方人士,但是他将这坛董酒仍然放置在酒库中,以便这坛好酒在酒库中更好地完成陈酿过程。
董酒之发展:品质高于一切 1957年复产至1992年,董酒经历了第一次复兴,年销售量突破1万吨,销量稳居全国各大白酒前茅,跻身全国工业500强第323位。
上个世纪90年代,董酒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改制之路。过程曲折、准备不足的董酒从巅峰滑向低谷。2000年,曾经何等辉煌的董酒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在市场上消失和沉寂了十几年。直到2007年,万祥集团全面收购董酒股权,董酒才第二次踏上了复兴之路。
有机会重生,就会想着重上巅峰。重生后的董酒人,并没想一步登天夺回曾经的江湖,也没有急功近利追逐表面的虚荣,而是一如往常般坚持传统、坚守国密,甚至略显低调、沉闷。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对董酒人而言,就是宁可放慢市场的脚步,也不能玷污董酒的品质和灵魂。依照董酒独特的工艺,高梁、小麦、大米等原料要最终变成香浓味美的董酒,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原料经过蒸煮,拌上小曲入小窑,经过15天的发酵,其酒醅在下,铺上来自大窑的香醅,串蒸出基酒,经分级摘酒,入库贮存,贮存期不得少于1年。更关键是香醅。根据传统工艺,烤过酒的小窑酒糟,要拌上大曲入大窑,在大窑封窑发酵1年后,香醅始成。
所以,如果严格按传统工艺酿造董酒,董酒每一轮扩大再生产最多只能在上一轮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扩大50%,而非人们希望的“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
质量的坚守限制了董酒的快速发展,健康饮酒的高度、品位的高端和供应能力的限制决定了终端消费者只能是小众,注定董酒要能耐得住寂寞,才能逐步建立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和稳定的终端消费人群,走上一条更适合董酒发展的道路。
董酒之未来:振翅再高飞 经过几年的深入思考和基础建设,董酒已经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经销商做重点投入深耕细作。目前董酒销售网络的铺设基本完成,重塑了市场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团队配置齐全、能力突出,具备了振翅高飞的能力。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董酒在市场沉寂十多年,损失了消费董酒的市场氛围和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但也积累和保留了万吨10年以上原浆基酒库,其中三十年以上的原酒储备超过四千吨,这在酒界是绝无仅有的,是真正的年份长久的原酒,价值不可估量。
放眼未来,中高端白酒长期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从需求角度来说,未来10年,白酒销量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趋势变化,行业由灯形向金字塔结构转变。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行业高壁垒,白酒品牌和老酒需要漫长的历史和时间积累,未来品牌的集中化趋势明显,竞争呈现强者恒强态势。目前,中高端白酒处于垄断竞争阶段,竞争格局仍未完全稳定,老名酒企业和地产酒的高端品牌长期仍有发展机会。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啼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扭转乾坤、跨过娄山关时,在马背上感慨万千。而今天的董酒又何尝不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之时。
壮哉,中国董酒!
本文标签:董酒
对应专题:白酒金三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