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会学家 杨尚鸿
抛开
白酒避而不谈,仅仅从民族产物而论,国家应该义不容辞地扶持。
首先,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民族产物的兴衰决定了这个国家与社会的精神层面,是否能让老百姓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暗示或者满足。何为民族产物?这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它必须具备这个民族的特色、共性、文化,在人群中能引起共鸣、话语权,乃至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比如百家姓,无论是改从汉姓,还是采用少数民族姓氏,这些对不同姓氏认同的举动其实都是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产物。此时,它可以不具备经济价值。
接着,民族与产物分开理解,当产物变成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形式后,它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那么,将产物与民族结合在一起,势必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中国造”?当全球经济在往中国倾斜之际,“中国造”也就拥有了全球地位——这可以被看成是社会学中的一种聚焦效应、群体焦点效应。无可厚非,有着优良血统的“中国造”理应保护而非打压。
最后,民族产物还必须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因为,当民族产物被视为一种风俗传承与精神载体之后,所彰显出的社会效应就是我们口中的“社会地位”。
此时,我们反观白酒,它是不是包含了以上三点民族产物的特性?结果不言而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打压、限制它的发展,而不是尽可能地将这项民族产业做大做强,并让它发扬光大走出国门呢?
“限高令”对行业发展的三大假设?
——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总裁 杨光
三月下旬,国务院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此言一出,酿酒板块整体下跌,立即引发业内外人士热议。茅五能否持续高歌猛进?对白酒行业是短暂的痛,还是永久的伤?限高令到底刺痛了谁的心?对行业来说是短期的痛,还是长期的伤?
第一,“限高令”刺痛一线名酒股民的心。伴随着我国白酒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表现疲软的中国股市,一枝独秀的白酒板块引来足够多的关注和追捧。以贵州茅台为例,2001年8月贵州茅台以每股31.39元的发行价挂牌上市,10年后茅台股价较其发行价上涨了55倍还多。股民间流传的一句话:“炒茅台酒胜过炒楼,赛过炒金”。但在这次禁酒令发布的第二天,A股第一高价股茅台股价狂泻6.37%,市值一天蒸发了142亿元。五粮液、水井坊、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一线名酒股价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综合跌幅超过5%。
一线名酒股价的集体下跌刺痛了一线名酒股民的心。此轮股下跌是短期还是长期?能否把老大老二拉下马?我们不能妄加评论,但笔者认为这次酿酒股票价格下跌本因并非限高令,而是股民不了解白酒高速发展的背后趋势!
第二,“限高令”刺痛政府团购商的心。近日,一些地方政府积极相应,部分地方已经出台了响应的限高令。如重庆市表示将严控“三公”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要求在政务接待中不喝茅台等高档酒、不上高档菜肴。中央的限酒新规出台后,地方政府会对政务用酒采取不同程度的政策性限制,势必会对高档酒的政务消费这一块产生一些影响。这种政策是暂时还是持续,能否影响到白酒行业团购渠道健康发展?我想只能假设,假设各地政府纷纷“限高”的话,受其阵痛最大的肯定当属以政府团购为主的经销商了!
第三,“限高令”刺痛千元白酒集体心。高档白酒的团购销售占其总体销量的比例一直在60%左右,主要对象都是政府、集团、企业、事业单位等。茅台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从已签订的合同来看,白酒销售中的团购业务量占到该公司总体白酒销售量的大部分,其中,政府部门直接采购的茅台酒占总销售量的15%左右。
当然,限制“三公”消费是应该的,“限”不等于“禁”,如果政府完全杜绝公款购买高档白酒,茅台、五粮液、国窖、水井坊等将无一幸免,受伤的将会是千元白酒集体的心!
来源:新食品杂志
本文标签:白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