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量渠道曝料泸州老窖对国窖1573采取“控货保价”的举措,称经销商已经拿到了文件,泸州老窖方面已经同意下调2012年的销售任务,国窖1573大概缩减了1500吨的销售任务,同时列出“重点调减计划配额客户”的四种情形:现有库存量超过安全库存的(包括已签销售订单但未发货的);2011年11月24日至今,被公司市场管理部处罚的低价货窜货达2次(含)以上或总量达到10件(含)以上的;用于经典装国窖业务经营自有资金达不到全年销售指标30%(含)以上的;预计全年完成原定销售指标确有困难的。
以上数据有待核实,但调整既成事实,并且这次调整并不是全国性行动,而是区域性的应对。于是乎,一些媒体穷其词句地开始大量抨击“泸州老窖激进提价初尝苦果,粗放式增长难持久”,“高端酒挤泡沫,价格虚高是事实”……在负面舆论爆棚的情形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泸州老窖这次的商业行为?谁来还原国窖1573调整的正面用意?我认为必须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国窖1573的控货保价是正常还是非正常呢?这得从企业的格局与商业目的来分析,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古井贡与五粮液一样,前者采取的是降度降价来求规模最大化,后者则是逆势提价最终成就了白酒大王的地位。国窖1573的选择就像当年的五粮液,这就决定了减量保价的举措,因为国窖1573不甘于平庸,不甘于中国白酒因茅台、五粮液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高位压力的持续传递。在反对高端白酒涨价潮的逆势之下,只有张良明确提出奢侈化方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之下,所有行业里中国制造一定要屈居下游地位吗?中国制造可以有平民化、中产级品牌,也应该有贵族化、奢侈化品牌,国窖1573的这次调整,正是中国制造在进军奢侈化品牌征途中,一次全球化思维的正确实践。
其次,从国窖1573看高端白酒是否是价格虚高有泡沫呢?是否对白酒行业产生地震呢?高端白酒将进入拐点么?这种焦灼一直弥漫了整个这半年,并呈现扩散之势,也是我与行业大佬们近期交流的焦点话题。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的5月CPI数据预计增速仍将继续4月的下行态势,估计为3.1%左右。这份报告还预计5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约0.6%,同比增速降至6.7%;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增速降至3.1%。在全年物价走势上,第三季度持续下降,可能将退“3”进“2”。那么,这些影响CPI下降的产品是不是都存在着价格泡沫呢?更重要的是,CPI的增长过缓信息将通过零售渠道传递给上游生产企业之后,将导致上述基础生产资料价格的下跌,也即PPI涨幅回调。故我们看到了近期的航空燃油降价、前期的石油调价、农副产品(除鸡蛋外)等影响PPI速度的因素出现。所以,国窖1573、五粮液的价格波动并不是品牌问题,更不是企业问题,而是缘于CPI、PPI双重低速增长带来的经济缓增长、高端消费阶段性疲软所影响的结果,此时调整供求关系的价格杠杆开启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不必与“泡沫”、“虚高”扯上关系,更谈不上对整个白酒业的增长威胁。
由此看来,CPI、PPI过快与过缓都不是好事,保持适度增幅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刺激消费规模与结构性增长。在大环境不好的形势下,国窖1573的调整恰是高档白酒正确面对现实的理性表达,这种理性恰恰说明中国白酒因产品价格提升而带来的品牌价值高地趋于成熟,也是产业的智力高地,由此带动了次高端、中高端等层次的规模市场。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放缓不会是长久的,也是富国安邦必须去解决的,要像泸州老窖一样,逆势“横刀”消解着其它高端品牌下挫而来压力,保护着身后二线大军的市场空间,才能坚持产业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结构逻辑,保持产业智力高地优势,一面脚踏实地,一面仰望星空,韬光养晦,值得尊重。
本文标签:国窖1573
编辑:阿喃